鹽滷豆腐三部曲:豆漿、豆花、豆腐

by Yen

去年於台南北門井仔腳買的鹽滷,無意中發現竟快要過期,雖然對鹽滷有有效期限存疑,還是趁著機會來製作鹽滷豆腐。

井仔腳為台灣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前身為日治時期的瀨東鹽場,歷經三次遷移至北門,至今已有近兩百年歷史。隨著台灣鹽業的全面轉型,鹽場於 2001 年停曬,由文創企業接手,找回在地的老鹽工重現天日曬鹽古法,頗具歷史指標意義。最為人悉知的或許是它中央堆砌著白晶小山的棋盤式鹽田,在夕陽餘暉下映染上玫瑰色彩,折射出恍如異境的魔幻光粼,綿延潟湖百里不絕。

鹽是個我還未深入研究的題目,最初產生興趣是因爲發現各地的鹽吃起來鹹度不同,例如在德國時常用到的 kosher salt(猶太鹽),不管放再多都不太鹹,才注意到原來鹽還有鹹度之分。井仔腳是引入北門潟湖的海鹽(潟湖隔壁就是海,是天然的海水過濾系統,超酷),保有海水豐富的礦物質,礦物質各有其味道,例如鎂有苦甘味、鈉有鹹味、鈣有苦味等,且受環境、氣候、水質影響,能忠實在舌頭上呈現地方風土樣貌,比起岩鹽、湖鹽和井鹽多了更加複雜的風味層次。

「鹽滷」據我的閱讀理解則是製鹽後的廢棄鹽水,又為製鹽的母液,在提取食鹽後剩餘的海洋礦物質,型態為液態或蒸發後的結晶狀。因為主要成份為氯化鎂,嚐起來有苦味,日文稱為「Nigari(苦汁)」,英文則使用「Bittern(bitter 的延伸)」作為名字。重要的是鹽滷是天然的凝固劑,不知怎麼被愛吃的亞洲人拿作製做豆腐的原料。

鹽可以拓展的支線題目實在太多了,再寫下去就要變成維基百科,我想我先在這閉嘴。查詢過程中還發現世間上有「侍鹽師」這種職業(對,跟侍酒師的概念一樣,大概是全世界最懂鹽的人),講究的程度嚇掉我的下巴。

/

為了做豆腐找了兩篇食譜,也跌倒了兩次。

第一篇聲稱做原型豆腐,不過濾豆渣,結果豆腐完全無法成型,一捏就碎,得到一盆熟豆渣,意外讓我發現豆渣對素食界的貢獻,連續做了兩個禮拜的豆渣餅、豆渣漢堡排、豆渣肉鬆,吃到怕,之後過濾的豆渣都毫不可惜地拿去做肥料。

因失敗經驗產生需消耗大量失敗品的恐懼,第二次小心翼翼地使用了約 300 公克的黃豆,結果做出了全世界最矮的豆腐,與豆腐布幾乎融為一體。不過口感出奇的好,比市售的豆腐水嫩,或許是鹽滷本身的鹹味和礦物質作用,感覺豆腐特別美味。

坍塌的豆渣豆腐與全世界最矮的豆腐。

再次觸碰豆腐已經是幾個禮拜後的事了。這次乖乖照著第二篇食譜的原始份量進行,終於平安順利地得到一塊廚房之神保佑的豆腐。

製作豆腐的步驟說繁雜很繁雜,說簡單也很簡單,有趣的是中間產出的副產品有夠多,多到你覺得親自參與了黃豆的一生。首先黃豆打成汁,過濾煮熟後得到豆漿,豆漿加入鹽滷凝固得到豆花,豆花瀝水後又得到豆腐,更別說那些豆漿放涼過程中凝結在表面的豆皮、豆包,和曬乾後的腐皮、腐竹。

以下為食譜步驟:

一、500 公克的生黃豆洗淨後泡水一個晚上,泡到黃豆膨脹至兩倍大。食譜上說大約 4 小時就夠,但誰會料不到懶人浸泡大法。聽說夏天泡太久可能會發酵,最好是放入冰箱。

二、黃豆分批與 2750 毫升的水打成汁,倒入豆漿袋用手擠壓過濾掉豆渣,就會得到生豆漿。因黃豆含有皂素,打成汁後會產生很多泡泡,在煮的過程中移除即可。

三、豆漿入鍋大火煮熟,過程中將浮沫移除,適度攪拌,防止鍋底燒焦。判別豆漿是否煮熟了,我認為最簡單的方式是相信自己的鼻子,當你覺得忽然被傳統早餐店的熱氣包圍時,豆漿就差不多 ok 了。

看,表皮那層皺皺的就是豆皮,豆漿的兒子。

四、煮熟的豆漿放涼。接下來是比較神奇的步驟,有經驗的師傅說當熱氣從向上飄散轉為向兩旁飄散時,表示已降到適宜溫度,可以倒入鹽滷。至於是什麼熱對流原理,請不要問我。

五、倒入 22 毫升的鹽滷,用湯勺來回約 3-5 次攪拌,無需太多,靜置使豆花成形。

六、豆腐模具鋪上沾濕的豆腐布,倒入豆花。

七、將豆腐布四角依序折起,蓋上上蓋,壓上重物瀝水。

八、瀝水時間依據鹽滷產品可能有所不同,快的 10-20 分鐘,慢的需 1-2 小時,根據產品指示操作。時間越長豆腐口感越扎實,壓太久就會得到豆乾,看,又參與了黃豆人(豆)生的一個階段。

九、設定的瀝水時間到,掀開豆腐布觀察豆腐是否成型,若未成型或水份過多則重新壓上重物,若成功成型,便可從模具中取出。

十、倒出模具,小心移除豆腐布,並恭喜自己得到一塊廚神保佑的豆腐。

關於模具也有個小故事可講:當初挑選時煩惱了很久,因為要接觸食品,對於材質很挑剔,看了很久才看中這個榫接的木頭模具,聽說是公東高工學生的手工品,與台東聖母醫院開辦的農莊為傳播食農教育一同合作開發的。細節繁多,有手作的質樸痕跡,越看越喜歡。

  1. 瓦盤鹽田為日治時代曬鹽的工法,在鹽田鋪上打碎的瓦片,曬乾的鹽粒結晶在瓦片上,不受泥沙污染。瓦片也有吸熱、加速水分蒸發的效果。
  2. 天日法為使用陽光和風濃縮海水的製鹽方式。早期沿海居民使用煎煮的方式取鹽,煮出的鹽因存留過多礦物質而帶苦澀味,經陳永華改良為日曬方式,發展成日後的天日曬鹽工法。
  3. Kosher salt(猶太鹽)指的是猶太宗教儀式中醃肉用的粗鹽,通常不含碘,是歐美地區的廚房常用鹽,並非通過猶太潔食認證。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希望支持我分享更多有趣的食物觀點和食譜,歡迎留言與我互動,也可以請我喝杯啤酒,每一分支持都是我持續下去的動力。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Comment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