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藝術家是不會貧窮的。
隔了好多年,終於看了心心念念的老電影《芭比的盛宴(Babette’s Feast)》。
高中時期因為憧憬歐洲生活選修了法文課,記得當時的法文老師是個開朗又愛吃的女孩,總是在談論食物時兩眼放光。從她嘴裡,第一次知道什麼是起司拼盤、什麼是西班牙海鮮燉飯(以致成年之後的我總是尋尋覓覓道地的海鮮燉飯),也因為她,知道了《芭比的盛宴》這部電影。
《芭比的盛宴》雖用丹麥語拍攝,讓人印象深刻的卻是片中華麗的法式料理手法和食材,被奉為美食經典。
故事描述一對虔誠侍奉上帝的姐妹,因意外接收由法國逃難而來的主廚 Babette,開啟整個小鎮的感官之旅。平時恪守清儉寡欲的路德教居民,日復一日吃著水煮的啤酒麵包糊,遲鈍了味覺,在面對 Babette 為報恩而承諾的傳統法式大餐之前,對精緻飲食的絢麗繁複手足無措,甚至轉向上帝為自己的慾念懺悔。
/
飲食在許多宗教裡都被作為克慾修行的手段,為婆羅門料理前廚子必須淨身換衣,「貪食」則在天主教裡被視為人類的原罪。口腹的慾望是罪惡的胞芽,卻也是感知生命的救贖。
鎮民們在感官刺激中從枯萎的靈魂中甦醒,體會到活著的美好,久違的在月光下拉起了手、跳起了舞,完成與他人的和解。曾經的我也在煮食的帶領下,踏上漫長的自我療癒之路。
/
“
藝術家是不會貧窮的。
An artist is never poor.
法式料理到底是什麼,如今我還是沒能得到解答(法國朋友說:「就有些起司,有些 baguette ⋯⋯我們吃很慢⋯⋯有時吃到四個小時⋯⋯」),《芭比的盛宴》也比不過我心目中的美食經典《飲食男女》,但如同 Babette 在劇中說到:「An artist is never poor.(藝術家是不會貧窮的)」,傾注愛在食物的廚子,是能讓人在食物中感受到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