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辣肉醬(Chili con carne)與沒肉醬(Chili sin carne):剩食的無限宇宙和豆子之爭

by Yen

Gulyás 開啟了剩食的無限宇宙,留下幾張 taco 餅皮,來做上回的遺珠 chili con carne。

相較國民菜 gulyás,chili con carne 辛辣的特性四季皆宜,豐富的配料更增加口感的趣味度,是我個人也很喜歡的菜餚。Chili con carne 為西班牙文「辣椒配肉(chili with meat)」的意思,通常由辣椒、絞肉、番茄、玉米和豆子組成,在台灣稱為辣肉醬。而素食版本也很直白,就叫做 chili sin carne(chili without meat,辣椒沒有肉),多用豆腐、菇取代絞肉。

製作 gulyás 時介紹到辣椒在歐洲起初是作為胡椒的替代品,因此英文有「chili pepper」的名字由來,在起源地美洲有著長遠的食用歷史,並在墨西哥留有農耕的遺跡。辣肉醬是民族交融的結果,據文字記載阿茲特克人(Aztecs)會以辣椒燉菜,西班牙殖民者隨後帶進牛隻養殖和食用習慣,組合成了現今的辣肉醬版本。到這裡,我忽然發現 gulyás 和 chili con carne 的共通點,便是哥倫布物產大交換所成就的新舊世界兄弟菜,很是有趣。

辣肉醬在墨西哥和鄰近的美國德州(Texas)都很受歡迎,德州甚至出了自己的版本「Chili」,除了肉和辣椒,什麼都不放,據維基百科闡述,最開始是由工薪階層的西語後裔和墨西哥婦女帶入德州,爾後透過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引發流行。這樣極具地緣歷史和人文代表性的菜餚,在 1977 年被正式列為德州的官方料理,收錄進德州圖書館與檔案委員會。

為 chili sin carne 製作的板豆腐,需壓水一天的時間。

德州辣肉醬最大的差異在於沒有豆子,至於身為地圖砲之外的亞洲人,要不要加就看個人喜好。常見的有紅色腰豆(kidney beans),其他種類的豆子使用也無限制,歡喜就好。在蔬菜稀缺的德國,我經常使用罐頭腰豆和玉米,在洋蔥、辣椒、絞肉、香料、番茄糊都燉煮一陣入味之後,就可以將玉米和豆子丟入,續煮到醬汁濃稠的狀態。若是使用新鮮的玉米和豆子,則需要事先煮熟,或燉煮較長時間讓兩者軟爛。

配料是另一個讓人開心的儀式,辣肉醬的吃法十分多元化,可以配飯、配麵包、配玉米餅、配餅乾,也可以加香菜、加 jalapeño、加酸奶、加起司,隨心隨喜,平安健康。

Chili sin carne  (chili without meat) 直譯為「辣椒沒有肉」,是為素食者設計的辣肉醬,以捏碎的板豆腐取代絞肉。

芝加哥博覽會是 1893 年為了慶祝哥倫布發現新大陸 400 週年所舉辦的世界博覽會,選址於被芝加哥大火燒毀而重建的城市芝加哥市。展覽期間展示來自 19 國的科技、工藝、物產,世界第一座摩天輪也在此展出,為的是與 1889 年巴黎世界博覽會建成的艾非爾鐵塔匹敵。

參考資料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希望支持我分享更多有趣的食物觀點和食譜,歡迎留言與我互動,也可以請我喝杯啤酒,每一分支持都是我持續下去的動力。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Comment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