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民族食物(Ethnic Food)?民族食物在當代社會的角色與挑戰

by Yen

民族食物(ethnic food)被視為一個國家或文化的代表性食物,正如莫林(Möhring)在西德民族食物的研究中描述:「以前僅在某個地區具有代表性的菜餚,現在已被塑造成國族菜的化身。」

劍橋字典對「ethnic」的定義是「與特定種族有關」,然而在當代,食物與一個國家或文化形象的聯繫通常是由市場策略所決定,而非該文化的人民。這種民族或文化形象可以被外部人士所識別,且因地而異。舉德國為例子,在台灣提到「德國菜」,多數人的反射性印象大概會是德國豬腳(Schweinshaxe),豬腳在當地卻僅被視為巴伐利亞州的特色菜,無法代表全體德國口味;伊斯蘭宗教影響下的印尼,則將豬肉替換成牛肉的 Bratwurst(煎香腸)視為德國的代表性食物。

如莫林所言,「民族食物本質上涉及當代的民族認同論述,毫無疑問是『國家文化的有力轉喻』以及『種族刻板印象的來源』。

民族食物無論是否只呈現表面意象,都是傳播民族文化的管道。原因之一是它有助於激發好奇心,使食者想要了解食物的味道、氣味、外觀和質地的組成,並在腦海中與其文化產生聯繫。以壽司來說,當一個沒有任何日本背景知識的人第一次品嚐壽司時,可能會對酸醋的米飯、生吃的魚片和有著辛辣綠色膏狀物的蘸醬提出疑問,將此組合物銘記為日本食物,並進一步將其他類似組合辨識為具有日本特徵。此後,每當端上蓋著生魚片的醋飯與 wasabi 醬,他或她可能會將其理解為日本料理。反之亦然,留有壽司印象的人可能會期待在日本餐廳裡品嚐到具有相似特徵的食物,甚者,對料理組成的好奇心衍伸到對文化、地理、歷史、社會和政治影響的好奇。民族食物將民族文化具象化,將進食的過程轉化為一種文化體驗。

然而,食物印象可能導致刻板印象和偏見,將特定的食物成分或組合詮釋為民族料理的整體,例如只因為不喜歡生魚,進而聲稱他或她不喜歡日本菜。這樣的概括可能演變成對整個族裔的歧視,一個著名的案例是壽司文化與捕鯨活動的連結,基於「日本人都是捕鯨者」的廣義化偏見,引發對全體日本族群的憤怒。

民族食物的另一特點是其超越國境的框架。土耳其烤肉(döner kebab)是由移居德國的土耳其移民發明的三明治,透過將烤肉、沙拉、醬料放入麵包之中,土耳其烤肉成為結合兩方文化特徵的全新創作,也昭示著原始身份的妥協,以適應不同的社會背景。民族食物不可避免地面臨在地化的挑戰,同時也為料理轉譯提供了機會,使用新食客相對熟悉的飲食語言為他們引薦。飲食環境因此成為講述其民族故事的介面,通過味道、食材、餐具、擺盤、用餐禮儀、環境擺設,食者從餐桌上的細節獲取文化訊息。

另一方面,民族食物在商業環境中可能導致誤解和偏見,像是通過保留食物的預期特徵、同時隱藏對新食客來說陌生的特徵作為吸引顧客的手段,使得許多異國餐廳提供的選項都十分相似,好像連鎖店一樣。這些餐廳展現民族文化狹隘且單調的面向,為形塑刻板印象給予元素。當食客不喜歡餐廳的食物,他或她可能會宣稱不喜歡其民族料理,因為多樣性從未被展示在他或她眼前。

位於英國萊斯特的一間亞洲式餐館。重複風格的餐館在歐美地區隨處可見,是許多當地人接觸亞洲食物的介面,形塑他們對亞洲的初始印象。

(本文出自筆者碩士論文《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Eating Experience Design》)

參考資料

  • ethnic. (2018). In: Cambridge Dictionary. [onlin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Möhring, M. (2008). Transnational Food Migration and the Internalization of Food Consumption: Ethnic Cuisine in West Germany. In: A. Nützenadel and F. Trentmann, ed., Food and Globalization: Consumption, Markets and Politics in the Modern World, 1st ed. Oxford: Berg Publisher, pp.129-150.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希望支持我分享更多有趣的食物觀點和食譜,歡迎留言與我互動,也可以請我喝杯啤酒,每一分支持都是我持續下去的動力。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Leave a Comment

*By using this form you agree with the storage and handling of your data by this web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