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尋訪台江古早味》,覺得與家鄉斷裂的一個關節被連接起來。
於台江的地域認識起源自「鹹蜆仔」,一道充滿鄉野記憶的菜,是用醬油、薑、蒜頭和米酒醃製的生蛤蜊,為了啃著那附著在壁上的小小塊蛤肉,鹹得整個臉都要皺起來。那股滋味在之後金門的高粱嗆蟹上憶起,同是沿海傳統菜,竟隔著海峽味脈相連。
鹹蜆仔是源自台江的庶民飲食,書中對鹽漬物稱之為「膎 kê」,清魚塭時不要的魚、蝦、蟹、貝抹鹽存放在甕裡,過了冬天就能吃。耆老回憶道,沿海地區時常做大水,藏在土裡的 kê 成了逃命過後的救命食物。
沒有江的海,沒有海的江
台南曾有一片海,位駐於如今的七股、安南、安平地區,面積廣袤,可泊千舟,沙洲環繞,形成一大灣,古名「台江」,又為台江內海。凶險的黑水溝與平靜的海灣形成極的對比,成了船舶的庇蔭地,移民和商人隨之深入島嶼,往後被視為草根食物「蕃薯」,也逐黑潮而上,由在此停泊的西班牙人帶進台灣。
道光三年,由於前年地震鬆動土石,加上連二十日的大雨,原就因山陡川急、淤積嚴重的台江,在泥流匯聚之下,朝夕間改變了地貌,海裡長出了土地、土地長出了菅芒。
海埔新生地是窮苦人家的生地
新生的土地吸引移民前來開墾,移民甚少來自繁榮的府城,多是渡黑水溝而來、與鄰近受人口壓力而外溢的居民,造就捕撈、鹽田、魚塭、旱作等變遷的地景,孕育出獨特的鹽分地帶文化。
若不是書中提到,我還不曾思考海埔地在人文史中代表的意義:「海埔地吸引的是內海周緣更貧苦的庄民,海埔地自古為窮人家的生地,水產資源有任人民採捕營生的傳統(…)有生態資源公共化之概念。」
延伸閱讀:鹽滷豆腐三部曲:豆漿、豆花、豆腐
曾文溪是條青暝的蛇
汗水開闢的田產還是得承受天公的陰晴不定,海埔地時常受氾濫的河川侵襲,尤其有著俗稱「青暝蛇」的曾文溪。大水覆沒村莊、帶走營生,直到民國 58 年曾文溪大壩的修築,才逐漸杜絕水患反覆侵擾的惡夢。
圍地開墾也加速了海岸的推移,昔日台江,僅剩七股潟湖可窺見當時內海滂薄的痕跡。
「台江飲食文化特展」裡有段口述歷史,在地耆老嫻熟地示範鹹蜆仔的製法、邊笑道這是沒人要吃的食物,我忽然理解,那除了鹹、其餘皆不深刻的鹹蜆仔,在它僅限的食材裡,述說了百年以來的先民故事。
- 封面圖為 17 世紀所繪的大員港市鳥瞰圖,呈現當時大員港和熱蘭遮城樣貌,於荷蘭米德爾堡哲烏斯博物館(Zeeuws Museum)收藏。
- 臺灣名稱由來有一派別主張源自台江內海,因其海灣被稱作「大灣」,後演變為臺灣。另有主張源自西拉雅語的「Tavoan(大員、臺員)」,意為交會之地。
- 「鹽分地帶」為一台灣文學史名詞,泛指台南北門、學甲、將軍、佳里、七股、西港沿海地帶的文學團體,其作品多描寫鹽村人文風情,代表作家包括吳新榮等北門七子,以及著有《鹽田兒女》的蔡素芬、《一隻鳥仔哮啾啾》的黃崇雄。